2019年一级建造师(法规及相关知识)-知识点整理笔记一
1Z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1. 三个重要概念
法的体系: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整体
法律部门: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部门 |
调整关系 |
包括的主要法律 |
|
1 |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
政治制度、社会制度 |
宪法,再加6个相关法(3个组织法,1个选举法,1个国籍法,1个区域自治法) |
2 |
民法商法(民商合一原则,商法被认为是民法的一部分) |
■ 三类主体间(平等主体) |
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公司法、招标投标法 |
3 |
行政法 |
■ 行政主体与三类主体 |
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建筑法 |
4 |
经济法 |
调整经济关系 |
统计法、土地管理法、标准化法、税收征收管理法、预算法、审计法、节约能源法、政府采购法、反垄断法 |
5 |
社会法 |
劳动关系 |
残疾人保障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 |
6 |
刑法 |
犯罪和刑罚 |
刑法 |
7 |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
法律流程 |
三大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
3. 法的形式(7类)
法的形式是指法律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我国法的形式(制定法形式,共七类)
|
制定单位 |
名称 |
法律地位 |
宪法 |
全国人大 |
《宪法》 |
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
法律 |
全国人大(基本法律) |
《XX法》 |
国家主权的事项 |
行政法规 |
国务院 |
《XX条例》 |
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的事项 |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
《XX地方XX条例》 |
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区实际情况作出规定 |
部门规章 |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 |
《XX办法、规定、实施细则》 |
多部门可联合制定 |
地方规章 |
省级和较大的市级人民政府 |
《XX地XX办法、规定、实施细则》 |
|
4. 法的效力层级
(1)宪法至上
(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4)新法优于旧法
5. 需要由有关机关裁决适用的特殊情况
■ 法律之间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由全国人大常委员裁决(注意不是国务院)■ 行政法规之间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由国务院裁决
■ 地方性法规、规章不一致时
☆ 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6. 备案和审查
☆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在公布后30日内报有关机关备案
■ 如发现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法律抵触时的审查规定
☆ 国务院、军委、高法、高检,省级人大常委会,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委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 其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公民,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的建议,由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决定是否审查
■ 处理
☆ 直接由人大专门委员会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 也可由法律委员会与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合审查会议,制定机关到会说明,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 制定机关应在两个月内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法律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反馈
☆ 如制定机构不予修改的,可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
定义: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法人、法人以外的其他组织、公民在建设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建设法律和建设行政法规两大类
■ 建设民事商事法律关系的特点
☆ 有关民商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 主要是财产关系,人身关系较少
☆ 主要体现补偿性和财产性,主要不是惩罚性和非财产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ock123.com/Article/498.html